当前位置: 首页 > 财经

继续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 潘功胜最新发声释放什么信号?业内期待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“双宽松”时代来临

转自:财联社

财联社11月11日讯(记者 史思同)近日,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,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,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10月以来金融工作情况。

整体来看,2023年10月以来,金融系统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,全面加强金融监管,持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。其中人民币贷款新增19.02万亿元,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1.9万亿元。

展望后续,潘功胜表示,下一步将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,加大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度,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,同时全面加强金融监管,积极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等等。

在业内专家看来,上述内容进一步释放了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,中国将进入少有的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“双宽松”的时代,相关政策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,为经济的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
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,释放宽松货币政策信号

具体来看,对于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,潘功胜明确表示,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,加大货币政策调控的强度,提高货币政策调控的精准性,有效落实存量政策,加力推动增量政策落地见效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。继续实施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,强化对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。

从存量政策来看,2023年10月以来,金融系统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,包括下调存款准备金率、降低政策利率、引导贷款市场和债券市场融资利率下行、开展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等,不断加大力度支持经济稳定增长。

特别是今年9月下旬以来,金融系统较大力度降准,实施有力度的降息,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。其中,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惠及5000万户家庭,每年减少家庭利息支出约1500亿元。同时,创设证券、基金、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,鼓励长期资金入市,支持股票市场稳定发展。

“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要互相协调,因此在‘12万亿元化债’等财政政策提出的同时,货币政策也要跟上。”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金融系教授胡继晔告诉财联社记者,上述内容实质上释放了一个宽松货币政策的信号。在他看来,经济下行周期中,需要发挥货币政策作用进行更多逆周期调节。尤其是随着特朗普再次上台,后续美国各项政策可能面临着非常大的不确定性,中国也将进入少有的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“双宽松”的时代。

同时中信证券(维权)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也进一步表示,中国央行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引导信贷合理增长,以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。这种立场有助于在经济下行压力下,为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,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促进投资和消费,从而稳定宏观经济大盘。

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,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

在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,加大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力度方面,潘功胜强调,要以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为着力点,激励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。

据潘功胜介绍,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情况上,2023年10月以来,人民币贷款新增19.02万亿元,社会融资规模新增31.9万亿元;沪深北交易所共有118家企业发行上市,融资808亿元;企业和政府债券新增融资12.4万亿元。

其中如科技金融方面,2023年10月以来,新上市企业中战略新兴行业企业占比92%,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发行5650亿元,科创票据发行5258亿元;绿色金融方面,累计发行绿色债券6254亿元;普惠金融方面,对普惠小微贷款认定标准放宽到单户授信2000万元等等。

对此,明明指出,科技金融、绿色金融、普惠金融、养老金融、数字金融这五个领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。通过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,聚焦这些领域的痛点和需求,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,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,同时也体现了金融服务的政治性和人民性。

在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开放,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方面,潘功胜表示,要完善货币政策的执行机制、目标体系、基础货币投放机制,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。

“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。”在明明看来,通过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,可以更有效地将政策利率的变动传导至整个金融市场,提高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。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还能增强金融机构的自主定价能力,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。

此外值得一提的是,潘功胜还进一步提出要支持大型商业银行补充资本,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等等。据悉,当前已有11省(自治区)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获批。同时截至今年6月末,金融业机构总资产480万亿元,其中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5.53%、不良贷款率1.56%。

(财联社记者 史思同)
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澳门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转发到:
拓展阅读
  • 来源:燕梳师院随着地产经济低迷,百年人寿的问题积重难返。尽管大连国资介入后试图通过战略转型和资产盘活实现“重生”,但历史遗留问题仍需长期化解。近日,公司干部会议上高层宣布了一项重大事件——前董事长何勇生、前总经理单勇等高管被带走留置。高管集[全文]
    2025-07-01 01:49
  • 北京6月27日讯 盟固利(301487.SZ) 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,2024年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.94亿元,同比下降23.98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-7166.57万元,上年同期为6000.67万元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[全文]
    2025-06-30 23:52
  • 意料之中,意料之外?近日,充电宝成了事故重灾区!事件的起因,是6月13日“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”消息所引发的,原本以为只是一个个案,舆论会很快平息。看来,笔者还是把这件事情想得太简单了。罗马仕事发之后,这两天安克创新、倍思、绿联等移[全文]
    2025-06-24 01:52
  • 北京6月13日讯 蜂助手(301382.SZ)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,公司于2025年6月11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,审议通过《关于购买控股子公司股权的议案》,同意公司与广州小当智慧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广州小当”)签署《股权转让协议》[全文]
    2025-06-16 22:38
  • 在全球科技浪潮与AI产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,中国科技资产的价值愈发坚挺,港股科技板块也迎来新一轮投资机遇。近期,资本市场波动显著,但恒生科技指数仍强势“补缺口”。Wind数据显示,截至6月3日,该指数年内涨幅为16.15%,表现领先全球主要股[全文]
    2025-06-13 01:10
  • 北京6月10日讯 来伊份(603777.SH)昨晚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减持股份计划的公告。截至公告披露日,上海爱屋企业管理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爱屋企管”)持有上海来伊份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公司”)股份177,109,500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[全文]
    2025-06-12 22:10
阿里云服务器
腾讯云秒杀
Copyright 2003-2025 by 澳门网 am.dcxinwen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